2021年6月17日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和《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十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刘峥及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合作副局长何帆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
法改组发〔2021〕1号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十一)》
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稳妥有序推进在线诉讼,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司法蓬勃发展,有效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司法建设的成效宣传和经验交流,最高人民法院以“互联网司法建设”为主题,选择创新力度大、落实举措实、实践效果好的相关法院典型经验,编写形成《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十一)》,现予印发。
本期案例中,有的法院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电子送达新体系,有效破解“送达难”问题;有的法院创新探索“非同步审理”模式,大幅提升在线证据交换和质证灵活度;有的法院创设“共享法庭”,有效化解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数字鸿沟”;有的法院完善证人在线出庭的程序机制和技术保障,保障证人在线出庭的中立性和有效性;有的法院创新数据应用标准和模式,有效保障数据安全。上述举措的共同特点,在于以人民司法需求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体现了较强的示范效应和治理效能,值得各级人民法院参考借鉴。
下一步,各高级人民法院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按照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要求,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引导、鼓励、培育基层创新,总结提炼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及时报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2021年6月16日
其中,我院“创新数据应用标准模式推动在线诉讼融合发展”被收录为改革案例第178号
四川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立足司法数据核心,创制数据应用标准、拓展数据交互场景、保障数据共享安全,构建全流程无纸化、全案由智能化、全时空交互化的在线诉讼模式,持续提升在线诉讼应用效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互联网司法获得感。
一、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奠定数据应用基础
制定统一的司法数据接入、过程管理标准,确保数据应用规范。
一是制定第三方数据对接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法院外第三方数据调用和对接准则”,细化制定当事人身份信息、证据材料、诉讼文书等36种不同类型和调解、立案、庭审等诉讼环节的电子数据在安全传输、接口对接、数据管理、代码技术等方面的业务标准,强化数据入口管理。银行、保险、小额借贷公司等第三方平台按照该技术标准完成自身内部系统改造并经法院认证后,可实现与法院在线诉讼平台底层对接。
二是制定电子化诉讼材料准入标准。按照在线诉讼应用要求,明确文档、视频、音频、图片等电子化诉讼材料的格式标准,对起诉、诉中等各环节线上诉讼材料的容量、清晰度、完整性等进行自动识别、提示,并实现对扫描、拍摄不规范材料的自动校正,确保电子化材料可应用。
三是建立全民事案由办理节点流转标准。在“天府智法院·融e诉”在线诉讼平台配置标准化数据节点,实现全民事案由案件均可在线起诉、在线审理、在线送达、在线申请执行。针对性设计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类型化案件办理流程标准,实现从立案到结案全流程要素式审理。2020年以来,通过平台提起诉讼40余种案由、3086件案件。
四是建立卷宗材料数据化管理标准。建立诉讼材料数字化处理中心、归集流转中心,细化梳理智能电子卷宗三级目录,对当事人线上、线下提交的诉讼材料集约进行自动编目、排序和规范化管理,法官审理案件主要通过电子卷宗进行,卷宗材料实现一次扫描、一键归档。
二、构建多向度交互场景,提升数据应用效能
推动不同平台间数据交互,实现直接推送、线上线下、同步异步诉讼。
一是实现批量案件一键起诉、一键应诉。结合辖区内互联网金融等纠纷发展快、规模大的情况,着力解决四川新网银行、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海量诉讼需求,通过底层数据对接模式实现类案纠纷一键批量起诉、电子证据一键实时交互、司法文书一键智能送达。2020年以来,社会平台通过底层数据对接直接推送立案1711件。
二是促进法院内外网办案平台数据融合。建立法院外网与内网办案平台数据融合交互机制,当事人通过“天府智法院·融e诉”在线诉讼平台提交的证据材料、在平台上产生的办案流程数据,均可无障、实时一致交互至内网办案平台。内网办案平台上的案件基本信息、审判监督管理要求和其他需要交互的诉讼材料也可在“天府智法院·融e诉”同步体现。法官、当事人仅需登陆一个平台,即可掌握案件全部信息。
三是深化平台数据共享辅助功能设计。借力人工智能、OCR识别等技术,实现案件管辖与案由自动识别。制定当事人线上阅卷规则,完善平台功能设计,依法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梳理构建案件可视化流程图,实现数据从立案起诉、证据交换、开庭审理、文书生成等全流程一体应用、一图展示。设计研发内容检索、智能定位、文件批注等80余项辅助功能,实现随时记录、全程留痕,提升法官线上办案体验。
三、构建在线诉讼防火墙,确保数据应用安全
完善制度规范、强化技术保障,筑牢在线诉讼防火墙,保障平台和数据安全。
一是深度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保护。深度转化应用最高法院“互联网审判可信操作”司法链应用试点成果,全面强化区块链技术应用,确保诉讼材料安全、可信。内外网办案平台与区块链平台对接,完善上链证据交互和采信规则。推动司法文书、电子签章及签名等业务流程电子数据实时记录存证,并提供校验服务。2020年以来,法院记录存证数据1863次。
二是实行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实现精准保护。探索建立电子数据分级分类保护机制,明确数据安全级别,完善数据安全监控、警示、阻断功能。对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不宜对外公开的案件,系统自动判断并禁止复制拷贝或与外网数据交互、共享。对合议庭笔录等非当事人提供数据信息,以及不宜公开的案件敏感信息,通过技术加密存储。对通过接口调用、批量推送方式交互的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采用隐名、马赛克、删除等方式进行脱敏处理。
三是建立应急恢复机制,实现预防保护。制定数据存储备份及灾难恢复策略,明确数据备份和恢复流程,防止数据丢失,确保数据可恢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组建专门技术团队,确保发生或可能发生数据安全事件风险时,可按程序迅速升级防护级别、采取防护措施,保障数据采集、交互、存储、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安全。